2 月 13 日,库迪宣布全面升级“触手可及”计划,升级后的门店进军便利店行业,推出便利店型的同时,还保留了原有的咖啡店、店中店业态。
发布新店型的同时,库迪咖啡首席营销官李颖波表示,“门店规模化和自建供应链带来的成本效率提升,让库迪咖啡自 2024 年 5 月起实现持续盈利”,并坚持 2025 年底 5 万家门店终端的目标不变。
且现实远比口号残酷,如今的库迪一边要从瑞幸口中抢走最后一杯低价咖啡的份额,另一边需直面7 - 11、全家、罗森等一众成熟便利店扎根三十年的鲜食供应链护城河。
好景不长,去年 12 月底,因“店中店”无独立门头影响品牌形象,且部分员工缺乏餐饮技能导致产品口感不佳,“3万元开库迪”的“店中店”模式又被库迪紧急叫停,并决定重新调整。
例如,狮子头饭套餐售价 13.9 元,鸡腿饭套餐 14.9 元,卤鸡腿 7.5 元,鲜肉包 2.5 元,近 20 个 SKU 的价格集中在 1.2 - 20.9 元,精准对标便利店快餐价格带,以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。
同时需要明确的是,不同于传统便利店,库迪咖啡便利店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。
具体通过四个方面实现:一是统一门店装修,强化品牌辨识度;二是植入咖啡、冰淇淋、蛋挞、烤肠等热门产品,增加门店收益;三是依靠专业采购团队集体采购,降低成本并优化价格策略;四是引入互联网技术和运营体系,提升运营效率。
其次,在品牌定位方面,库迪咖啡便利店或将走 “低价” 路线,计划通过 “翻牌” 非品牌便利店、夫妻店快速扩张,并利用数字化管理系统降低运营压力,挖掘头部及腰部连锁便利店品牌与夫妻老婆店之间的市场增量。
再从当前门店布局来看,库迪咖啡在二线及以下城市表现突出,占比 61.6%,其中二线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%,三线%,四线%,可预见的是,库迪便利店会更下沉。
一位联营商向剁椒透露,“保证金 5 万,设备 11 万,柜体、店铺 5 万,地板、地胶、灯具 1.5 万,官方给的预算是 18 万,算上装修、首批物料、转让费、租金,差不多 22 万” ,相比同类型便利店项目,成本并不算高。
如今推出便利店,可看作是过往探索的延续。对此,库迪表示,由于咖啡店客户渐趋稳定,团队有更多精力投入新业务。
联营商端,也感受到了便利店业态招商的低门槛,“先交5万元品牌保证金,加5万首付款,相关所有设备柜体、装修就会处理,而其他费可选一次性或36个月分期付。”
正如联营商所说:“这是一种商业行为,目标明确,不是追求销量多高,而是尽可能降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低加盟门槛,打通供应链。”
原材料成本对应供应链。他表示,2024年库迪在安徽建立了全球供应链基地,投资建设咖啡豆烘焙、食品加工、包装包材及其他配套产品,“这直接带来两个好处,一个是成本上的效率,二是品质上的保障。”
在房租成本方面,库迪通过“小店模式”实现了降本增效,通过缩小门店面积,同时保持每日出杯量。此外,依托数字化管理能力,库迪在门店中引入了智能订货系统、无人点单和人机协作等技术工具,实现“1000 家门店到一万家门店运营团队未增加。”
据介绍,库迪组建了专门的便利店采购及产品团队,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,快速融入便利店运营体系。
便利店产品已基本涵盖当下主流商品,产品库逐渐完善,能为联营商提供包括零食、饮料、日用品等在内的完整货品组合。
不少业内资深人士指出,库迪布局便利店业务,是试图以新故事维系资本市场信心,换取扩张的时间窗口。能否在便利店这个全新战场上打出名堂,还有待观察。
例如,7-11 凭借鲜食产品带动日常产品销售,库迪反其道而行之,通过低价咖啡吸引客流量,推销鲜食。选品策略上,基于消费者选购佐餐产品的消费习惯,搭配了包子面食、午餐盒饭和热卤小吃等商品。
但关键问题在于,咖啡消费者真的会在购买咖啡的同一消费场景下,顺手买一份盒饭吗?
另一方面,运营模式的不同导向供应链效率差异明显,如何统一供应链管理与品控,仍是巨大挑战。
从商品品类来看,便利店的 SKU 数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咖啡单品店,库迪便利店需要同时管理鲜食、日用品等多个品类的供应链,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运营的复杂性和难度。
鲜食产品保质期短、库存周转速度快等固有特性,依然可能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大幅拖累成本。
反观库迪,目前其便利店供应链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,SKU 数量就已经达到了 20 个,高昂的跨区域配送成本,极有可能将其原本具有的低价优势消耗殆尽,一旦成本失控,库迪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竞争力将大打折扣。
一方面,库迪当下增量空间受限。一线城市便利店密度已接近日本,市场趋于饱和;低线城市消费能力相对不足,库迪若押注下沉市场,需直面蜜雪冰城等品牌和大型商超的低价竞争壁垒。
另一方面,存量博弈不断加剧,盒马、美团等新零售玩家凭借 “线上 + 即时配送” 模式切入市场,迫使传统便利店加速转型,整个行业进入 “效率内卷” 阶段。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库迪想要脱颖而出,难度可想而知。